AI 商業觀點

探索人工智慧如何重塑產業格局與未來商機

同樣是 GPT,為何別人的比較強?

這幾年,AI 工具風起雲湧,從 ChatGPT 到 Midjourney,甚至各種 AI 自動化工具,創業者的工具箱快速擴張。但在我們輔導中小企業的過程中,發現一個反直覺的現象:許多人即便擁有最新的 AI 工具,卻依然沒能提升效率或轉換率。

為什麼?

因為他們只學了「怎麼輸入 prompt」,卻沒有想清楚「要解決什麼問題」。

不是不會用 AI,而是不知道該拿它解決什麼

AI 工具的門檻已經大幅下降,現在人人都能輕鬆註冊、上手。但真正的挑戰,是你是否能精準定義你的問題

舉個例子:

  • 當你打開 ChatGPT,輸入「請幫我寫一段品牌文案」時,你真的知道這段文案是要吸引誰?引導什麼動作?放在哪個通路?
  • 或者,你只是希望它「給點靈感」,卻不知道如何把這段靈感變成實際的商業行動

在 AI 世代,問題定義力 = 商業競爭力

會問對問題,才有可能用 AI 得到對的答案。

創業者最該問的三個問題,不是 prompt,而是這三句話:

  1. 「我目前最浪費時間的重工在哪裡?」 是剪影片?做內容?整理名單?還是回覆潛在客戶?明確找出「高頻低效」的環節,是導入 AI 的第一步。
  2. 「我現在的營運流程中,哪一段可以自動化?」 舉例來說,你是否每週都在重複做一樣的報表?每次廣告都要重寫文案?這些都可能交給 AI 幫你省下 80% 的人力時間。
  3. 「我真正想讓 AI 幫我創造什麼價值?」 是節省時間?是增加曝光?是獲得更多名單?別把工具當玩具,明確你的商業目的,AI 才能成為你生意的一部分。

不要被 prompt 綁架,AI 的核心不是「指令」,而是「策略」

很多人誤以為學 AI 就是學 prompt 寫法,於是瘋狂找模板、收集指令、模仿別人。

但實際上,prompt 只是手段,真正拉開差距的,是你對問題的洞察、對生意的理解,以及你能不能把 AI 納入你的整體營運系統

我們看過最成功的創業者,不一定會寫花俏的 prompt,但他們會設計:

  • 腳本輸出邏輯:每支影片解決一個痛點
  • 分眾轉換節奏:針對不同受眾輸出不同 CTA
  • 內容導流路徑:每段內容都引導下一個接觸點(LINE/表單/報名頁)

這些才是 AI 真正變成「商業戰力」的關鍵。

結語:與其問 AI 怎麼做,不如問自己「我最該用 AI 解決什麼」

在這個人人都能使用 AI 的時代,真正的差別不是你會用幾個指令,而是你是否有能力定義問題、建立系統,讓 AI 為你執行。

AI 不會自動幫你成功,它只會放大你現有的能力與邏輯。

所以,如果你今天要提升內容產出效率,不要只問「怎麼寫一支影片腳本」,而是問:

我整體的內容節奏該怎麼規劃?哪段能自動化?哪段要人來完成?我該用什麼工具撐起這個系統?

當你開始問對問題,AI 就會開始成為你事業的加速器。

努力經營不如聰明變現。

 

加入【AI商學院】,每週分享實戰案例、AI 行銷指令與趨勢應用,教你用 AI 提高效率、做好內容、加速營收成長 ➤點我加入

#AI商業觀點 #AI操作術 #內容變現術 #創業者日常 #i拍

 

購物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