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商業觀點

探索人工智慧如何重塑產業格局與未來商機

履歷變成垃圾信?AI改寫找人的規則

每分鐘上萬封履歷,你有時間一封封看嗎?

現在的求職市場,比你想的還要「瘋」。根據 LinkedIn 的數據,每分鐘就有 超過 11,000 份履歷湧入,而這些履歷裡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 AI 自動生成的。

求職者只要輸入一句提示,ChatGPT 就能幫他寫好一封「完美履歷」與「精準求職信」。聽起來好像很有效率,但實際上,企業主只會收到一大堆看起來都一樣、卻分不出真假的履歷。 結果反而是:好人才被埋沒,HR 看到眼花,最後誰也找不到對的人。

 

AI幫你找人?當心是另一場混亂的開始

許多創業者開始反擊,用 AI 工具來「反篩選」。像 Chipotle 就用聊天機器人篩選應徵者,LinkedIn 也推出了 AI 招募助理,甚至能幫你寫回覆信、篩履歷、找潛在人才。

看起來像是幫上忙,但其實也拉開了一場AI 打 AI 的軍備賽。你用 AI 篩履歷,求職者也用 AI 投履歷,雙方拼的是誰的機器比較厲害,人反而在過程中被排除在外。

更誇張的是,有公司已經禁止求職者用 AI 寫履歷,因為太多「看起來很優」但實際不符的人選被錄取,最後根本做不來。

 

小公司更需要AI?還是更需要「看得懂人」?

如果你是創業者、自己當老闆,可能正面臨這種痛苦場景:

「開了一個職缺,結果三天內收到 500 封履歷,長得幾乎一樣,看完只覺得更迷惘。」

你的時間根本不夠用,但你又不能隨便亂找人。這時候,如果用對 AI 工具,不但可以減少履歷轟炸,更能幫你挑出適合的對象。

像是 Jobright 這類「AI 求職配對平台」,會根據應徵者的條件自動比對職缺,再篩選出 20~30 位真正有資格的候選人。

比起傳統「撒網式招募」,這種方式更像是「AI 獵頭」,對創業者來說更有效率也更省心。

 

真正適合的,AI 看得出來嗎?

不過要提醒的是,AI 看得出經歷,但看不出熱情。 你可以交給 AI 判斷技能符不符合,但你永遠無法讓它看出:

  • 這個人會不會主動解決問題?
  • 跟你的團隊文化合不合?
  • 他對這份工作是真的有熱忱,還是只是「亂槍打鳥」?

這些「人味」,才是招募最重要的關鍵。 AI 幫你省事沒錯,但決定要不要錄取,還是得回到人本身。

 

結語:你是在用 AI 找人,還是讓 AI 幫你製造更多雜訊?

AI 不會消失,只會越來越多。但你要做的,不是跟著潮流亂裝工具,而是問自己:

「我的招募流程,是幫我解決問題?還是只是讓我更忙?」

AI 可以讓你用更少的時間找到更合適的人,但前提是你有設計一套聰明的招募流程。

  • 設門檻,避免履歷轟炸
  • 看「作品」和「實力」,不是只看「漂亮文案」
  • 用 AI 做前期篩選,但最後的選擇,還是你來定奪

 

努力經營不如聰明變現。

加入【AI商學院】,每週分享實戰案例、AI 行銷指令與趨勢應用,教你用 AI 提高效率、做好內容、加速營收成長 ➤ 點我加入

購物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