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商業觀點

探索人工智慧如何重塑產業格局與未來商機

AI摘要上線,零點擊風暴來襲

你有沒有發現,Google 搜尋最近「長得不太一樣」?

現在你搜尋問題,像是「如何做品牌經營」、「減脂菜單怎麼配」,最上面常常會出現一塊由 AI 整理出來的答案摘要,直接把幾個網站的重點濃縮給你看,還列好重點段落。

這功能叫做「AI 摘要(AI Overviews)」。對使用者來說超級方便,但對經營內容的人來說,卻是場突如其來的衝擊。

 

一場內容搶奪戰,正默默發生

過去我們花時間寫文章、研究 SEO,就是為了在搜尋結果中佔個好位置,吸引點擊,帶來名單和成交。

但現在,使用者可能只看 AI 提供的摘要就滿足了,根本不再點網站。 根據國外統計,目前約 13% 的搜尋已會觸發 AI 摘要,且比例仍在上升中

這場變化影響的不只是媒體網站,而是所有靠內容導流的創業者、顧問、課程平台、電商品牌,甚至 B2B 企業主。

這不是未來式,而是現在進行式。

 

原本努力經營的內容,現在可能一秒就被跳過

AI 摘要不是自己亂講,而是從許多網站抓出資料,重新整理成「看起來有邏輯、直接回答問題」的段落。

但問題來了:

  • 如果你不是被引用的對象,就等於沒參加比賽。
  • 如果你有被引用,卻沒留下網站連結,那也等於白做。

簡單說,寫內容不再保證會帶來點擊、導流與轉換,因為AI 會在你「還沒開門」之前,就先替你接待客人、講完故事了。

 

搜尋邏輯已經變了,過去的 SEO 技巧不再有效

以前只要關鍵字塞得好、文章夠長、格式正確,就有機會排到前面。現在不一樣了,AI 摘要不是看你第幾名,而是看你說得準不準、清不清楚、專不專業。

AI 喜歡的,是:

  • 結構明確、像 FAQ 那種條列式內容
  • 有可信度、有資料來源的資訊
  • 能直接回答問題,而不是長篇鋪陳

這就像你以前參加演講比賽是比「聲音大不大」,現在改成比「誰能一句話講重點」。邏輯完全變了。

 

這不是少數人的困擾,而是所有品牌都會遇到的事

未來能觸發 AI 摘要的搜尋只會越來越多,不只教學型文章,連產品比較、購買指南、品牌評價都可能被納入。

這對創作者、品牌主、網站經營者都是一種流量風險。因為當所有答案都濃縮在 Google 上,誰還會進你的網站?

它會直接影響:

  • 網站瀏覽量
  • 表單填寫、名單取得
  • 商品銷售與服務諮詢

 

那該怎麼辦?這裡有三個簡單的行動方向

這不是要你馬上重做整個網站,而是從現在開始調整內容的思維:

  1. 改寫內容格式,讓 AI 看得懂像是在內容中加入問答結構、小標明確、答案落點清晰,讓 AI 摘要有機會「點名你」。
  2. 穩定經營自己的流量池與其靠搜尋引擎,不如發展 email 名單、LINE 社群、電子報、社群觸及,讓內容能主動出擊。
  3. 分析流量變化,及早佈局 A/B 策略追蹤哪些關鍵詞點擊變少了、哪些內容沒有被引用,慢慢調整內容策略,別等流量流失才補救。

結語|AI 摘要不是災難,但它是提醒

Google 正在從「找答案」變成「直接給答案」。

對創業者來說,重點不是還要不要做內容,而是要開始問自己:

我寫的內容,有沒有機會被 AI 看見、信任、選中?

與其只想「寫得多」,不如開始思考「怎麼寫得被挑中」。

 

努力經營不如聰明變現。

加入【AI商學院】,每週分享實戰案例、AI 行銷指令與趨勢應用,教你用 AI 提高效率、做好內容、加速營收成長 ➤ 點我加入

購物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