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,旅遊平台KKday再度裁員,目標是轉型為「以AI為核心驅動」的公司。這則新聞,不只是一次企業內部調整,它更像一張發給所有創業者的「組織健康體檢單」。
這不是KKday第一次為了AI調整隊形。幾個月來,他們精簡後勤、投入智慧客服與AI推薦,並啟動內部AI專案。這一連串的動作揭示了一個核心趨勢:AI不只是一個新工具,它正在從根本上,改變一家公司的運作邏輯。
當AI改變「遊戲規則」,企業引擎也必須升級
許多人以為導入AI,就是讓一些庶務自動化。但KKday的案例告訴我們,這不是在既有流程上「優化」,而是對商業模式的「重構」。
他們洞察到三大市場變化:
- 客戶的入口變了: 以前人們透過官網搜尋,現在則傾向於向AI尋求客製化建議,或被社群上的內容驅動。
- 資源的焦點變了: 過去的重點在於通路導流,現在的關鍵則是如何產出有價值的內容、打造個人化的體驗。
- 決策的大腦變了: 過去依賴各區市場的經驗判斷,未來將更倚重數據與技術,進行更快速、精準的產品開發。
這意味著,AI不再是輔助的配角,它正逐漸成為支撐產品、服務、甚至決策的核心架構。
哪些工作被重新定義?高重複性、有固定規則的「流程型任務」
為什麼這次受影響的主要是「後勤支援」部門?
答案很直接:AI極度擅長處理那些重複性高、有固定規則可循的「流程型任務」。例如:標準化的訂單處理、根據SOP回覆的初階客服、跨部門的資訊同步等。
過去,這些環節的效率仰賴人力的熟練度。現在,一個設計精良的AI系統,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穩定性來完成。
這不是說這些工作沒有價值,而是它們的價值實現方式正在被改變。這也給了所有經營者一個清晰的訊號:審視你的團隊,哪些是依賴「重複流程」來創造價值?哪些是依賴「策略、創意與同理心」來創造價值?前者正是AI介入後,最需要升級轉型的部分。
從「個人優化」到「組織共構」:企業與個人的新課題
KKday的案例,是所有企業導入AI時的必經之路。這個課題不僅是CEO的,也是每個團隊成員的。
我們該問的,不再是「如何不被AI取代」,而是「如何與AI協作,創造出1+1>2的價值?」
身為企業主或個人品牌經營者,我們需要引導自己與團隊,完成兩種角色轉換:
- 從「任務執行者」轉型為「策略定義者」: 當AI能完美執行指令,人的價值便在於「下達一個好指令」。我們需要定義問題、設定目標、判斷AI產出的品質。
- 從「資訊處理者」轉型為「價值創造者」: 當AI能快速整理資訊,人的價值便在於從中洞察趨勢、注入品牌溫度、做出複雜且富有人性的決策。
這不是終點,而是所有人的起點
裁員本身不是新聞,AI也不是新話題。但當兩者結合,它就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商業議題。
KKday的故事,為所有正在轉型路上或準備轉型的企業,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參考座標。這是一場無法迴避的結構性變革,而那些懂得如何駕馭AI、與之共創價值的企業和個人,將在新的賽道上,取得絕對的領先優勢。
努力經營不如聰明變現。
加入【AI商學院】,每週分享實戰案例、AI 行銷指令與趨勢應用,教你用 AI 提高效率、做好內容、加速營收成長 ➤點我加入